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探讨数据驱动的课堂变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12-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林亚老师正在给参会的代表介绍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践。
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黄蔚)近日,以“数据驱动的课堂革命”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闭幕。

    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大会围绕“课堂改革”“前沿科技”“数据融合”“实践创新”等主题进行交流分享,推动学习空间、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育信息化、学校组织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促进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相互学习、联动发展,着力提升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目标。信息社会发展、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重构教育模式、培养真正具有引领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指出,在人工智能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时代对中国教育变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新要求,未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要应对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挑战,也担负着继续深化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任务。田慧生认为,将信息技术、大数据以及智能化的学习环境与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相结合,促进课程统整、改进教学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学生评价方式,或者说通过未来学校的变革,促进课堂革命的深化,是中国未来学校建设的核心任务。

    “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形态是关系教育发展全面而重大的时代性课题。中国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这样认为,未来教育首先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重点,把改革与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人才培养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政府治理制度相贯通的改革创新系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提出,课堂革命包括心灵的革命、观念的革命、技术的革命和行动的革命。我们要重新理解教育、重新认识学习、重新定义课堂、重新构建学习路径。

    作为每年一届的教育创新盛典,本次大会在注重新思想传播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实践的分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苏州、广州、深圳、成都等地的教育局长、教研机构负责人、校长以及教师代表共计1200人参加会议。

    本次大会在注重会议高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与会者的参与和互动,以期每位会议代表都能从中斩获丰盈。为此,大会在2个主论坛的基础上,还设置了3个不同主题的分论坛和24个平行工作坊。会议日程紧凑高效,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各种跨界创新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层出不穷,既集中展示了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全面分享了典型学校的实践探索经验。

    据悉,自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启动以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建了覆盖全国的中国未来学校联盟,目前已经有20个实验区、10余所示范学校以及400多所成员学校,并连续两年被列入教育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